分类:行业热点 > 产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09 17:33:38 作者:江晓琼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面广量大,是美丽河湖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各地正在陆续开展和推进此项工作,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查清河湖排污口底数,摸清污染成因、污染因子以及环境现状,并在后续强化督导,不断促进整治工作。而针对流域水体和岸上污染源对症下药,则是关键所在,既要做到分级分类、精细化,“一口一策”,又要做到疏堵结合,充分化解问题矛盾。
笔者通过对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进行归纳和总结,主要梳理出以下几类矛盾。
新旧矛盾。在入河排污口前期排查中,有些地区是从零开始的,基础数据无从参考,为排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强度。比如,原先的管网设计图纸不够准确,需要专人到现场进行摸排。再比如,先前地块整治不彻底,或者土地已改为其他用途,可能会从污水总管处另辟一条旁路,进入了雨水总管道,存在直排河湖的嫌疑。虽然地块已废弃或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依然存在。对于这类问题,如果仅堵住各种排口,不仅收效甚微,甚至还会出现地块内部雨水漫溢、污水管网流通不畅等问题。笔者认为,应当疏堵结合解决此类问题。一方面,花大力气弄清内部管网分布情况,科学精准确定现有管网分布图,查找混接根源并进行施工整改。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污水、雨水水质监测,科学判别地块的污染程度,因地施策。
条块矛盾。在入河排污口排查过程中,既要根据污染源排放特征进行专项整治,也应该结合地区特点科学整治,明确条线职能和属地区块职责,避免互相扯皮,导致问题久拖不治。笔者认为,应当明确牵头部门,形成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以上海为例,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都被列入市、区两级年度重点工作之一,需要市、区级领导挂图作战,由上一级部门明确职能部门、属地职责,统一调度、科学分工,并在工作机制上突出时效性,形成月度、季度和年度通报制度。在成效方面,充分发挥数据的推演作用,在精准比对治理成效的同时,还重点通过数据分析治理短板,从而得出规律性认识和问题根源分析,再压实职能部门和属地责任,确保各部门履职到位。
区域矛盾。河湖流域是个整体,需要不断深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的理念。在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中,交界地带容易出现矛盾问题。比如,有的地块处于两个行政区边界处,周边水网密布、河湖交织,由于两个行政区之间排查、整治进度不一致,又或者上下游整治信息缺乏共享机制,容易造成反复治、治反复的困难局面。
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协同治理,笔者认为,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更加注重流域的整体性治理,完善邻近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形成合力,并将定期通报、应急事件预警等常态长效机制贯彻始终。同时,不断促进区域之间交流借鉴,将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和复制,不断提升流域治理能力。
编辑:刘秀凤
本网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真实性,任何人下载使用该等作品(内容)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版权人或者作品(内容)的来源方认为作品(内容)不宜转载供公众无偿浏览,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
3.投稿本网的作者应确保其投稿作品(内容)不存在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内容,如投稿作品(内容)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由投稿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本网将在知悉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