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环联生态网!    APP下载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能否有效,“协同”运营是关键

分类:行业热点 > 产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4-09-05 16:42:49    作者:澎湃新闻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目前,无论在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还是在中西部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吃不饱”。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调研发现,这一现象已持续2到3年。

目前,“吃不饱”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利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二是将深埋填埋场地下多年的陈腐垃圾重新挖出,处理后供垃圾焚烧发电厂使用,但此种方式受垃圾存量限制,难以根本解决“吃不饱”问题。

综合来看,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与工业固体废物,可以较好解决垃圾焚烧厂垃圾“吃不饱”问题。这意味着,需要进一步探索固废垃圾如何实现园区化协同处置。

2024年6月,澎湃新闻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走近零碳”联合课题组,先后到上海零碳创建园区——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以下简称“天马园区”),浦发·零碳绿谷(原“黎明生态园”,以下简称“零碳绿谷”)展开调研。

调研发现,天马园区在运营中注重协同管理、资源共享。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垃圾,70%是生活垃圾,其余30%通过协同处置的方式获得。园区内湿垃圾、建筑垃圾处置厂产生的可燃残渣,以及园区外运送来的工业固废、市政污泥,都可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协同处置。零碳绿谷则通过探索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从单一的垃圾处置功能区,转变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

天马园区:共享能源、资源

每天,车身标着“上海城投”的垃圾运输车,都会从上海松江区或青浦区出发,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市政污泥等,运往同一个终点站——天马园区。园区位于上海松江区佘山镇内,北紧邻青浦区,总占地约1000亩。

乘坐天马园区内的“观光烟囱”电梯,一路上升,抵达最高处向窗外望去,园区内的垃圾处理厂尽收眼底。垃圾按照分类分别进入生活垃圾焚烧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理厂。

天马园区可协同处置5种固废——生活垃圾、污泥、工业固废、湿垃圾、建筑垃圾。每天,约有3500吨干垃圾、530吨湿垃圾、1800吨建筑垃圾、240吨市政污泥,在这里变为154.6万千瓦时电能、3.5万立方米沼气、12吨粗油脂以及7.5万块再生砖等可利用能源。 

园区通过协同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营方式,实现蒸汽共享、沼气共享、污水处理设施共享、可燃残渣焚烧共享、管理与信息数据共享、办公设施共享。天马园区总经理杨韬将这一运营方式称为“固废园区化”。

首先,资源共享可降低资源损耗。湿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经收集后通过管网运到垃圾焚烧厂中焚烧,可减少臭气处理药剂的使用,还可节约设备能耗;而垃圾焚烧厂产生的循环冷却水,经处理后,还可成为回用水,继续用于生产。

其次,能源共享可减少能源消耗。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电,以及湿垃圾处置中沼气发的电,都可作为能源直接用于生产;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可同时作为其他垃圾处置厂的能源供给。比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在湿垃圾去油过程需要加热,这时就可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厂产生的蒸汽。

杨韬笑称,天马园区不仅能源、资源共享,他本人也被“共享”了。他目前负责园区的整体运营管理工作,园区实现了垃圾的协同处置。

在实践中,天马园区也曾经历整合的阵痛。园区中最早建成的是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工程于2016年投入使用。2018年左右,焚烧发电厂二期、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几乎同期开始建设,并在2021年投入使用。刚开始,园区内的3家企业协同并不充分。

为了实现园区化管理,天马园区所属集团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定决心,建立统一的园区化管理架构,由1人统一管理园区内3家企业(天马生活垃圾焚烧厂、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2021年整合后,园区整体精简,人员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经过这几年,我们能看到一些比较好的效果了。”陈韬谈到,通过园区化协同管理,一是一揽子解决城市固废问题;二是相对于同等规模的单个项目,可节约用地;三是共建、共享园区设施后,通过协同可提升能源效率和管理效率。

据统计,2023年天马园区共发电5.64亿千瓦时,除园区自用一部分外,其余4.71亿千瓦时被输送到国家电网;共产生蒸汽272.26万吨,除了发电和满足园区自用外,蒸汽通过专用管道直接供给周边工业园区的企业;共产出7000吨粗油脂用于生物柴油制备,替代的化石能源相当于减排3.2万吨二氧化碳。

零碳绿谷:循环利用能源、资源

与天马园区协同共享的运营理念略有不同,零碳绿谷更侧重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在稳定处理垃圾的同时,找到高值化、高水平利用方向,将各类固废转化为再生产品或绿色能源。”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卫华,指着园区沙盘介绍到。

零碳绿谷位于上海浦东曹路镇东,占地3450亩,浦东近一半的生活垃圾都会在这里处置。黎明资源再利用中心(垃圾焚烧发电厂)、有机质固废处理厂、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沼气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厂、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均坐落于园区中。2023年,园区固体废弃物年处理总量超143万吨,年发电量突破3亿度,对外供热量近5万吨,固废资源利用率达98.8%,废水回用率达49.2%。

零碳绿谷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闭环经济新模式,将废弃物最终转化为产品。比如,湿垃圾、建筑垃圾,经过园区内的有机质固废处理厂、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处理后,分别变为毛油、再生骨料,然后再被加工成为再生产品,进行循环利用。

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主要处理浦东的餐饮垃圾和居民厨余垃圾。湿垃圾经过处理,有近3%被提炼成毛油,用于炼制生物柴油。剩余物质中每吨预计可产出80立方米的沼气,用于上网发电。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主要服务浦东12个街道的老旧小区。处置厂将分散在各个集散点的建筑装潢垃圾收集起来,通过破袋、筛分、风选、破碎、分级筛等流程,形成4种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可替代天然砂石,作为绿色低碳建材被循环利用。

通过探索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零碳绿谷从单一的垃圾处置功能区,演变成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产业园。零碳绿谷的发展,可追溯到建于1998年的一期应急生活垃圾填埋场,一、二期填埋场分别于2010年、2015年停止垃圾填埋并实施封场。2011年,园区开始在填埋场附近规划建设。2014年,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该厂的整体运营及后续园区化管理工作由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负责。2015年至2020年间,有机质固废处理厂(一、二期)、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厂、沼气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厂项目等一批资源化处置项目相继建成。

如今,零碳绿谷形成了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农林垃圾、渗滤液五大废物处理产业链。据了解,园区正着手制定新的五年规划,推动固废资源高水平利用。园区以“无废城市”建设方案为目标,结合现有产业及优势,布局发展飞灰、炉渣资源化处置,生物沼气转化为氢基能源,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等重点产业。

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推进与探索

从天马园区、零碳绿谷的实践中可以看到,两家园区的发展模式相近,但运营理念略有不同。前者侧重能源、资源的协同共享,后者侧重循环利用。但两家园区的发展,都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起点和核心,通过园区的统筹运营,实现不同垃圾的协同处置。

事实上,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近年来无论在政策还是实践层面都在不断推进,但尚需进一步发展。

一方面,国家层面早已布局、鼓励发展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的类似模式。比如,2016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开展静脉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静脉特色小镇等建设,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不同类型垃圾处理,形成一体化项目群,实现各种垃圾在园区内有效治理,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实际落地层面,全国范围内,新增静脉产业园数量曾经历显著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新增静脉产业园数量分别为9个和13个,投资总额分别达100亿元和198亿元。其中,河南、江苏、浙江等地规划的静脉产业园数量较多。一些循环经济产业园结合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垃圾的协同处置,实现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广东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中节能(临沂)生态循环产业园、江苏吴中静脉产业园、呼和浩特市循环经济环保科技示范园等。

另一方面,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的最新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协同”被反复强调,体现了垃圾处置的未来发展趋势。

今年2月,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技术要求(修订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协同方面,标准提到: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园区具有协同处置、协同共享、协同消纳能力。即相似属性的垃圾可协同处置,功能相同的设施可协同共享,固废残渣可协同消纳。

不过,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模式,重在“协同”,也难在“协同”。天马园区、零碳绿谷的发展实践是这一模式的缩影,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园区的实践探索说明,要想复制这一模式的发展经验,不仅需要加强园区内部的运营管理,还需在机制上统筹相关部门,通力合作,根据垃圾量和现有处理设施,提前合理规划,做好区域协调。如上述标准在“选址”问题上强调,园区建设规模应与服务范围的垃圾量相适应,对于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小于300吨的小城市或城镇,宜区域统筹,与邻近城市共建共享园区。这也进一步说明,“协同”不仅需要决心,也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全盘考虑。

总之,固废园区化协同处置,还需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突破发展阻碍,进一步探索更为高效的运营模式,提高垃圾利用效率,实现更多的资源、能源转化。要想实现以垃圾焚烧发电厂为核心的园区运营,关键在于积极探索如何实现能源、资源的共享协同与循环利用。如果这一模式行得通,不仅有助于解决垃圾“吃不饱”的问题,也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让园区真正“吃好”垃圾。

编辑:宋杨



本网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真实性,任何人下载使用该等作品(内容)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版权人或者作品(内容)的来源方认为作品(内容)不宜转载供公众无偿浏览,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

3.投稿本网的作者应确保其投稿作品(内容)不存在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内容,如投稿作品(内容)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由投稿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本网将在知悉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