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广环联生态网!    APP下载  邮箱
智能模糊搜索

智能模糊搜索

仅搜索标题

本报文章:保持定力打赢大气污染治理持久战

分类:行业热点 > 大气防治     发布时间:2024-08-20 17:53:07    作者:符德海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生态环境部前段时间通报了2024年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某个城市曾经是大家眼中的“上进生”,跌入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事实上,这个城市的“失守”表现虽令人意外,但并非个例,今年以来中部某省份也有多个城市屡次榜上有名,这说明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进则退、慢进也退。

环境空气质量突出表现为“排放存不住、污染藏不住、数据瞒不住”三个特征,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如何一目了然。出差调研时,笔者经常听到基层同志反映,面对排名下滑很着急,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空气质量数据仍不见好转,他们对此感到压力很大。表面上看,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似乎已经竭尽全力,实则并非无能为力。笔者以为,打赢大气污染治理翻身仗绝非一劳永逸的事,而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久久为功,坚持抓点带面、示范引领,分区管控、分类施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确保政策执行不跑偏、不走样、不落空。

坚持抓点带面、示范引领,防止“一锅煮”。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是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有效降低大气污染物含量,改善空气质量。当前,各地都在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更要多干打基础利长远、花小钱办大事的实事。想方设法挤出的资金必须花在刀刃上、关键处,防止急功近利、贪大求全,陷入片面追求高大上的误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多数在推进交通领域低碳绿色转型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比如,煤炭、焦化行业铁路专用线占比低,重型电动卡车数量少。因此,要抓住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政策机遇,聚焦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和重点行业清洁运输应用两个关键点,学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具体工作与任务分解既要科学管用,又要务实好用。

坚持分区管控、分类施策,防止“一刀切”。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通常“两高”项目数量多且密集分布,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高,大气环境容量小。对重点行业和排污大户仍按国家标准管理,没有结合自身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精准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或者规定更高标准的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致使排放量居高不下。有时在排污许可排放量核定时,存在许可排放量远大于企业实际排放量的问题,未起到削减排污量的效果。笔者认为,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要在深入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的同时,试点开展重点行业、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强度精准许可,强化以重点企业为单元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特别是国企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有限的环境容量支撑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防止“一言堂”。笔者发现,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城市,存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把关不严,产能减排或浓度减排措施难以落实、无法核查,民生豁免清单标准不一,重点行业企业整体绩效水平较低等问题。比如,中部省份某市一家A级钢铁企业曾因环境违法问题整改不到位被降级处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是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重要内容,而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是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的基础性工作。生态环境部门要坚持“冬病夏治”,一方面加大帮扶助企力度,鼓励和指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治理升级等措施实现绩效分级创A晋B,推动企业治理能力整体提升。另一方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标准化管理,实现应急清单全覆盖、豁免清单再梳理、停限产清单再核实,让环保治理投入少、污染排放量大的企业多减排,让环保治理投入多的企业少减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支持、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李莹


本网声明:

1. 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真实性,任何人下载使用该等作品(内容)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作品(内容)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如版权人或者作品(内容)的来源方认为作品(内容)不宜转载供公众无偿浏览,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

3.投稿本网的作者应确保其投稿作品(内容)不存在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内容,如投稿作品(内容)侵害第三方合法权利的,由投稿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本网将在知悉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避免不利影响。